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翌长安 >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三十三章 九万里风鹏正举

第一卷 巍巍大翌 第三十三章 九万里风鹏正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洲大族之中,也不乏传承古老的士族门阀,王朝更迭,世家不衰。

    百年甚至千年来,盘根错节的族人门生遍布大陆,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始帝年间,第一任安王年纪最长行事稳重,是故异姓诸王历来以安王府为首。

    容王府历代王妃几乎皆出自皇室,是故三王府以容家为贵。

    李家上交兵权,合族长居盛京以来,慕氏帝国掌权者对恭王府自来宠信。

    自成帝起,明面上诸王府已渐渐没了私下来往,王府人情往来年节送礼等也仅是依制而行。

    天德年间,诸王府公子不乏文武双全,安王、容王二府的世子尤甚,皆乃世所罕见的奇才。

    而反观皇室则恰恰与之相反。

    是以仁宗时期,帝王逐渐开始忌惮打压诸王府,有意抬举四大世家与之抗衡。

    仁宗元后,出自镇南侯府。

    瑞和年间,不得已从马背上下来的安王丢了弓箭,隔三差五拜访名师修习山水园林一道修身养性。

    现任安王妃出自金陵书香门第,膝下育有一双嫡出儿女,即世子沈行知,郡主沈其棠。

    世子是安王府长子,甫一出生安王便为其请封世子位。

    当时朝阳殿内仁宗曾笑言:若沈卿再得千金凑得一好字,朕再赐郡主封号“明华”。

    异姓亲王府嫡女生来便为郡主,却无封号,是以这也算帝王赐下的荣耀了。

    安王府如今庶女十三人,庶子两人。

    位于朱雀大街的容王府中现今后院仅王妃一人,容王妃是先帝爷的妹妹,容王大婚时是先帝亲自出宫主婚的。

    王妃入府后为容王先后育有长子容景岩,世子容景阑,郡主容景栀。

    然而容王府嫡长子早逝。

    现王府有庶子二人,庶女一人,三人皆一母同胞,生母白氏。

    出自江阳侯府,与黎王府昔日的侧妃白氏一母同胞。

    早年间容王妃以长公主之尊入府后,极为厌恶夫婿一众侍妾。

    然而容王在战场上虽是雷厉风行,但对伴在身边多年的人却是长情,因此与王妃早年间相处甚是不愉。

    后来是王妃有孕,太后召其携王府女眷入宫,白氏冲撞太后凤颜遭白绫赐死后,王府渐渐平静下来。

    而瑞和年间的恭王府早已将弓马丢到了天边,这一代的恭王自诩清高文人。

    恭王妃未出阁时也是盛京城里出了名的孝顺人,“事祖母至孝。”

    恭王府的世子与二公子一好文,一好武,唯独是府里的小少爷,却是这盛京城里头一份的纨绔子弟。

    只是恭王与王妃老来得子,格外容忍。

    是以无论大哥抑或二哥,对恭王府的这个小惹祸精都是极为爱护照顾的。

    这位小少爷也是不负众望,小时候圆滚滚得十分喜人,长开了也是长得极好的。

    恭王的鞭子每每提起又放下,不是因了王妃的哭求,便是看着小儿子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儿就舍不得!

    也难怪耿直了一辈子的忠勇大将军一见着他就欢喜,更是曾文绉绉地说过李家那小儿子如“珠玉在侧”的话。

    异姓亲王府之后,其次便数圣英帝外家镇南侯柳府为首的四大世家,侯爵之位世袭罔替。

    天德、瑞和年间这两朝的家主分别是,长乐侯常敬言、忠义侯傅随亭、江阳侯白奇。

    因仁宗在位时对世家的忌惮不比异姓王府,甚至对其多有提携以抗衡诸王。

    然而尚不论圣英帝即位以后皇家对异姓王府是何态度,只皇帝对世家的打压却是雷厉风行。

    诸侯之中除忠义侯外其他三人一向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忠义侯其人,不似其父宽厚有礼,因自小在军中长大,排兵布阵很有些能耐。

    只是其人性子颇有些大咧暴躁,又极为好色,同僚以舞姬美人相赠他也从不推却。

    以致御史台两位老大人是硬生生于女色一事上参了他十五年。

    忠义侯入朝为官至今十八载。

    镇南侯府自喜帝赐三万京畿营精兵守护皇城后便始终将兵权牢牢握着,从不曾授人以柄。

    自先皇后仙逝后,侯府掌权者更是深居简出,甚少露面。

    自小体弱的镇南侯在长姐逝后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得先帝宽待允其家中养病。

    是以至今镇南侯已有数十年未上朝议政。

    镇南侯世子柳澈却是自小被父亲扔去了军中的。

    不仅武艺高超,其人言行合宜,待人接物更是勋贵子弟中少有的温和谦让,端的是一言一行令人如沐春风。

    然而他虽是京中出了名的翩翩贵公子,却至今未曾入仕。

    长乐侯府这些年可谓是四大侯府中最为折腾的了。

    常家的女儿在后宫尤为皇贵妃所不喜,常家的男儿在前朝也不过尔尔。

    庶出的老爷藏不出外室,被正妻闹腾了个鸡飞狗跳,最后被言官当朝弹劾。

    好不容易捐来的芝麻官儿就这么给丢了,至此,更是与妻子“仇深似海”,家宅不宁。

    常府嫡出的幼子跟着恭王府名声在外的小公子四处逛红楼吃花酒,玩遍盛京。

    若论京城纨绔,李小公子之后,排得上号的,继容二爷之后,除常家子外不做他想。

    反观江阳侯府,诸侯之中,最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对着他们家也折腾不起来。

    无他,只因鸡毛蒜皮争风吃醋的破事儿不少,关起侯府大门除了家事,江阳侯府出来的人不喝花酒、不去赌坊。

    只侯府里的管事每月往那归元寺去得倒是勤快,后来侯府里又单独辟了一排院子改建成了佛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