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辞旧迎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何玉柱将乾清宫的守岁盘送到西厢。

    舒舒与伯夫人面面相觑。

    单给她一份,还真是体面,只是这体面不大实惠。

    守岁盘总共是两层,都是九子攒盘,一层是各色蜜饯,一层是各色软点,跟寻常硬面饽饽、干果、鲜果拼的不一样。

    等到何玉柱出去,就剩下娘俩的时候,伯夫人道:“不是制式守岁盘,应该是专门吩咐过,确实是大体面。”

    舒舒没有说什么,捡了一个杏干吃了。

    酸酸甜甜的,口齿生津。

    也罢,要是从乾清宫赏了其他东西,也只有登记入库的,到时候还是单独保管。

    舒舒就在攒盘里看了一圈,挑了个蜜制樱桃,送到伯夫人嘴边,道:“您尝尝这个,听说还是前朝传下来的方子……”

    御膳房这里每年制的不多,舒舒只在宜妃宫里吃过两回。

    伯夫人吃了,道:“确实好,用的是白蜜加上蜜尖腌制的……”

    蜜尖,就是蜂王浆,如今还是贡品,外头轻易买不到。

    加了蜜尖的蜜饯,小儿不能吃,对妇人跟老人却是好的。

    舒舒想着自己的饽饽铺子,也有蜜饯,不过没有这样精致上等的。

    可惜的是,御膳房能用自家的方子,自己却不好去破译御膳房的方子……

    *

    都统府,正房。

    尼固珠坐在炕桌后,靠在张氏怀里,看着炕桌上面好几个守岁盘。

    有贝勒府送的,有公府送的,还有康亲王府、将军府、张家送的。

    尼固珠指了其中一个,对张氏道:“家里的……”

    这个守岁盘是鲜果盘,里面有橘子、苹果、山楂、柿子、番茄跟香瓜。

    番茄跟香瓜都是舒舒家的暖棚出产的,外头没有,尼固珠在家里见过,记下了。

    张氏看着,也觉得稀罕,道:“看着就好,比寻常的果子更新鲜。”

    番茄个头小,鸡蛋大小,觉罗氏就给大家分了。

    味道虽不如苹果清甜,可别有一番滋味儿,吃着清爽。

    香瓜有成人拳头大,觉罗氏就递给丫头,让丫头切了摆盘。

    齐锡看着张氏身边的大外孙女,道:“大格格过来,郭罗玛法这里有好东西。”

    尼固珠正好吃完一个番茄,不馋嘴了,起身跑到齐锡跟前。

    “郭罗玛法,是什么呀?”

    尼固珠说着,带了期待,往齐锡手上看去。

    齐锡从身后拿着一个锦盒来,红彤彤的。

    虽不知里面是什么,可看着这锦缎盒子,尼固珠就笑了。

    齐锡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串珊瑚配碧玉的十八子。

    红色是正红,碧玉是西瓜皮绿,看着很是艳丽。

    “好看……”

    尼固珠的眼睛立时亮了。

    齐锡就将手串拿出来,放在尼固珠手中。

    尼固珠双手接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套在手腕上。

    只是她这么小,这手串大大的,就直接抬了胳膊,套在臂弯里。

    觉罗氏在旁,想起了跟这手串配套的,还有一串珊瑚朝珠。

    这一套是齐锡新淘换的宝贝,那朝珠是留给舒舒的。

    “咯咯咯咯……”

    尼固珠不掩饰自己的欢喜,捧着十八子直乐呵。

    小六凑到跟前,道:“大格格喜欢珊瑚?回头六舅也给你淘换……”

    尼固珠听了,立时摇头,掰着手指头道:“额涅说了,不许要五舅、六舅跟七舅的东西,舅舅们小……”

    小六忍不住上手,抱起了尼固珠道:“你七舅还小,六舅不小了……”

    尼固珠任由他抱了,道:“那……六舅多大了?”

    其他舅舅年岁在那里,今天陪着尼固珠最多的还是几个没成丁的舅舅。

    小六挺了挺胸脯道:“明儿就十二了,也就是天冷,要不六舅能带你跑马去!”

    他说的是十二,是年后的虚岁。

    尼固珠的分量在这里摆着,小六抱着,就有些吃力,胳膊就比较用力。

    小五在旁,忙接了过去。

    兄弟差两岁,可跟还是孩子似的小六相比,小五已经是少年模样。

    尼固珠也觉得舒服许多,转过身子,对小六道:“六舅以后别抱我,我沉呢……”

    说着,她还不忘记最小的舅舅,对小七道:“老舅也别抱我,牵着我走就行了,我是大孩子了。”

    小七看着比自己还大了一圈的外甥女,老实道:“我抱不动!”

    尼固珠立时仗义道:“那回头你抱小阿哥去,我额涅又生了个弟弟,咱们都抱得动……”

    小七点头道:“那咱们去抱吧!”

    尼固珠摇头道:“不能现下抱,小阿哥要睡觉,得再大些才能抱呢……”

    舅甥差了一岁,稚言指稚语的,满屋子都是热闹。

    张氏看了,依旧是觉得新奇。

    早知晓满俗跟汉俗不一样,从日常到过年,都是截然不同。

    满俗规矩也多,各种讲究,但是家人之间少了几分疏离。

    之前她有些拘谨,齐锡夫妇也晓得汉家男女大防更看重些,行事上也尽量照顾张氏。

    这两日带着尼固珠,张氏倒是放开许多,起码好意思主动跟觉罗氏提及,不必分桌,跟大家同桌子吃饭。

    她是新妇,跟大家本来就见的少,平日里两下又避讳着,小叔子们对这位嫂子不说敬而远之,也都是客气疏离。

    这两日因尼固珠的缘故,叔嫂们相处的多了,也都少了几分客气,多了几分亲近……

    *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跟宫妃守岁。

    这样六宫嫔御的大团圆,一年只有一次。

    平日里嫔妃分居各宫,日常见到的都是本宫的主位跟庶妃。

    有资格去宁寿宫请安的,也只有贵人以上的嫔御。

    像是常在跟大答应、庶妃之流,许多只晓得个姓氏。

    只有到了除夕这日,大家才能将嫔御都看全乎了。

    主位妃嫔单人单席,座次跟在宁寿宫请安的座次是一样的。

    东首席是惠妃,西首席是宜妃。

    德妃是东次席,西次席是咸福宫妃。

    妃位之末是佟妃。

    她对面是嫔首位和嫔。

    然后是良嫔跟敏嫔,贵人首位是王贵人。

    康熙看着,目光略过佟妃。

    早先他确实有抬举佟妃的意思,除了抬举佟家,主要也是制衡四妃。

    可如今他早改了主意。

    能够容忍佟妃还在妃位,还住着永寿宫,已经是他最大的宽仁。

    就这样看着佟妃,他心中难免想到“老而不死”的亲舅舅,心中都生出烦躁。

    也就是一年见这一回,他才忍了,否则早将佟妃挪出宫去的。

    他虽是帝王,可也是人,就有喜好。

    他看着眼前的岁盘,里面有香橙跟佛手。

    这是广东巡抚与山东巡抚的年贡。

    康熙就转身,低声吩咐梁九功,道:“去装两盘赏钟粹宫。”

    梁九功低声应了,下去往御膳房果子房去了。

    那管事太监听说是赏钟粹宫的,纳闷道:“这都赏了第二回了,上次赏了半桶香橙,跟翊坤宫一样,承乾宫才赏了两盘子……”

    香橙是广东巡抚的年贡,几千里送到京城,总共才十桶。

    当时就往宁寿宫送了三桶、毓庆宫两桶,收到乾清宫果子库的只有五桶。

    还赏了一轮。

    这第二轮,只有钟粹宫有。

    这位到底是失宠了,还是没失宠啊?

    早年钟粹宫没有封宫之前,也没有这个体面。

    梁九功横了那太监一眼,道:“胡咧咧什么,当差多少年了,还不懂规矩!”

    那管事太监立时老实了。

    梁九功侍候了康熙四十多年,晓得主子念旧情。

    尤其是僖嫔薨了以后,皇上亲自看过三妃跟荣嫔的脉案。

    至于后来的妃嫔,和嫔、王贵人之流,到底比不上那几位老牌子主位。

    那是相伴三十多年的情分,跟寻常人家两口子也不差什么,跟这些年轻、解闷的妃嫔,压根就不是一个分量。

    再说,还有诸皇子。

    这又是剪不断的牵扯。

    钟粹宫封宫的日子,应该快结束了。

    这一年到头,钟粹宫娘娘那里,都是按照妃例赏,跟惠妃与宜妃不差什么。

    至于赏了两回香橙……

    梁九功有些不恭敬的猜测,皇上许是忘了上一次赏过。

    否则今日守岁盘,也不会专门吩咐,旁的不用,只香橙要两盘。

    今晚一过,皇上就整五十了。

    梁九功比皇上还大几岁,也明显得感觉到了身上的变化。

    早年他在皇上身边当值,站上四、五个时辰都是寻常事,并不觉得疲惫。

    如今同样是四、五个时辰,他就觉得难熬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