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书籍1383789 > 第一章 自悔誓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章自悔誓盟

    1)走出困境,放飞自我

    这场被动的恋爱中让我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本来要参加一九七八年的高考,也因此而耽误了。随后,我变成了行尸走肉。在这短短的几年里,由于自己的坚强和努力,我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也澄清了旁人由于听信了不正确的信息而导致对她的错误看法。

    我重温“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句名言,然后自我安慰的对自己说,“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去跟自己家里人抗争,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毕竟没有付出生命就赢回了属于自己的自由,这在人生漫长的几十年里也算是短暂的。我感觉还是很值得的。”

    我走出了阴影,活跃了思维,开始创作小诗,外出看看电影,戏曲之类。自娱自乐起来,也觉得很好。当我看了《今古奇观》小说后,觉得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做《女秀才移花接木》很合自己的胃口,于是,我便把它搬出书本,按照自己的理想改编成了剧本,在内容上稍加了改动,因为我欣赏女秀才的胆识,也欣赏其父亲的关爱和理智,更盼望自己能有这样的父母亲。

    我把自己改编好了的剧本给自己周围的朋友看,大家都觉得很好,建议我把稿件投递出去,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么好的故事。我接受了朋友的建议,试着将稿件送到了当地的群众艺术馆,请编辑同志帮看看。编辑同志看了几页之后,觉得不错,当时就把我的稿件留了下来,说是他们再仔细地看看

    不久后,我接到了编辑部的函件,要我到编辑部谈稿件事宜,我当时的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啊,编辑部的同志要求我在文字上再斟酌下,准备帮我发表出去。消息很快传遍了厂里,一些跟她比较熟悉的同志还笑着要我请客呢,我欣悦的接受了大家的请求。回答说,等我的作品发表了以后,我一定请大家好好地乐一乐。此时我成了厂里的文化“明星”。

    这时,秋菊妹妹已经大学毕业,分配到本市的一家大型企业做会计。我们又跟从前一样的玩耍和学习了。

    此时的我们比较以前更加的幸福了,因为妹妹不是一般的返城工作,而是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她的知识更加的丰富了,对我的帮助自然也多了。我们每天下班后都回家,一起做家务,一起欣赏文学作品,一起构想如何把家庭建设得更加美好,讨论着要怎么样才能让父母亲过上幸福的晚年,等等。

    她知道姐姐在前些年经历过了一段非常时期,母亲的行为对她伤害很大,但是,她总想以另一种方式解开姐姐的心结,并且希望姐姐不要记恨母亲,因为在她看来,母亲只不过是好心做错了事情而已,并且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要放眼未来。她希望一家人能够永远的团结一心,互敬互爱。她也再三的劝说我,并提议我要接受谈恋爱。我却说不再想这样的事情了。秋菊不解,

    菊问;“总听人说,凡谈恋爱受挫的人是因为被对方抛弃后才会不想考虑这个事情,但是,你却不是的啊,为什么也回避这个问题呢?”

    我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且,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老来了也有单位养老,无需建立什么家庭,养什么儿女的,那多麻烦啊。”

    菊说;“可是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啊,你怎么就别类了?”

    我说;“我比世人看得透彻吧。”

    菊说;“妈妈一直都为这个事难过呢,她认为是她的行为伤害了你,她很内疚,如果你真愿意给妈妈一个纠错的机会,你就不要拒绝朋友给你介绍对象了,好吗?”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独身主义。

    2)姐妹共同谋划家庭未来

    秋菊妹妹是想借用婉约派词句激活姐姐那封闭已久了的情愫。

    我却更喜欢李白的《行路难》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秋菊说我是被母亲的压迫弄得神经质了,希望她好好调整调整。

    秋菊也建议母亲以后不要太强势地干涉子女的大事,因为现在毕竟是新社会,青年人有新思想,要有新的生活方式。母亲自然也很乐意的接受她的建议。

    姐妹俩商量着要做个大衣柜,菊有个做木工的中学同学就主动承接这个活,于是,姐妹俩就把家里曾经准备给我做结婚家具的木料都用上了,花了四十元手工费,衣柜做得很漂亮,做工也很精细,并且有可以拆卸的功能,这样就方便搬动了。姐妹俩非常满意,高高兴兴地的把衣柜运回家来。

    可是,父亲却在家里大发脾气,说不必要做这个衣柜,白白的糟蹋了家里的财物。吓得姊妹俩赶快把刚运回的衣柜撤走,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刻,衣柜是件大物,放到哪里呢?没有办法,只好去跟小姑妈商量,并且要求暂时要放在她家一段时间,小姑妈自然答应。

    就这样,只能把衣柜搬进姑妈家。表姊妹要求把衣柜装好,想看看效果,大家一齐动手,衣柜很快安装完毕,看后,大家都认为很好,并且说以后若做家具就按照这样的款式。

    后来,姑妈多次去跟她的哥哥做工作,也赞扬衣柜的款式和工艺都很好。可是,父亲却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我就不想做什么衣柜,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屋里本来就窄小,放个衣柜就更显窄小了啊。”

    姑妈说;“就因为屋子小,更应该添置些家具,把家里的东西有规律的放好,这样屋里就整齐干净了,而且,要找东西也方便了。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他们也想改善家庭环境,你就由他们去吧。你这么的武断对孩子们的发展很不利,而且让邻居们也瞧不起你的家庭,认为他们太没能力了,过去因为他们小而没力量改变家庭面貌,如今都长大了,又都工作了,经济也不算困难,为什么还不思改善家庭环境呢?你想想看,我讲的有道理吗?”

    父亲一直听着姑妈说话,慢慢地态度好了起来。姑妈知道哥哥的性格是一个封建家长式作风非常厉害的角色,对自己家人总是要大家给足他面子的。凡是他认为该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家人去做,但凡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家人所有的实施行为他都难以认可。不过,要是你跟他讲明道理,做通思想工作,他还是能接受的。姑妈见是可以说将衣柜搬回家的时候了,姑妈说,我就叫他们把衣柜搬回家,你看怎么样?

    父亲没有直接表态,但是不难看出他已经允许将衣柜接纳了。

    就是从这时起,有姐妹俩的共同商议和努力,她们不直接把钱交给母亲支配了,她们给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可是当时最早的一批电视机哦,父亲对这个东西很喜欢,他每天的晚饭后,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联播。

    他很好客,他总是把电视机放在家门前,让周围的邻里街坊来看电视。夏天,他还把家里的落地电风扇也搬到门外,插上电源,是为了改善来看电视的人因为人多而显得更加拥挤和炎热环境。

    在母亲心里,孩子将来的生活才是最大问题。于是,母亲求人帮嫂嫂买个城市户口,在母亲的努力下,找到了愿意帮忙的人,并且是可以帮得到忙的人了,就这样,母亲便带着我一起到那些人家里去“拜访”。

    我最近投往市报社的通讯稿件也陆续的在日报发表了,随后,我被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我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觉得生活原来是这么的美好,我第一次对“好死不如赖活”这句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我庆幸自己在那最艰难的时刻选择了苟活,让自己终于懂得人活着的意义了。正当那个剧本还没有来得及认真的改好之时,妹妹秋菊突然暴病离开了人世。

    秋菊的突然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父母亲老年丧子是人生最大不幸。姊妹们的手足亲情以及她生前为家里人挣得的荣誉和影响以及参加工作后给家里的经济贡献等等,一件件一桩桩,无不让每个活着的亲人有着撕心裂肺的痛。

    随后,已然退休了的父母亲每日里都是以泪洗面,沉浸在万分的悲痛之中,他们几乎是废寝忘食的哭泣。我在家时不敢与父母对视,我强忍悲痛,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照料家里,但是,在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就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偷偷的流着悲痛的泪水。

    3)姊妹情深

    晚上,我会被那种强烈的思念带回到我们小的时候的幸福画面,我们俩为了帮家里改善生活,而不停的做着火柴盒,做一千个火柴盒全套才值六角钱,我们每天都为这六角钱在忙碌。有时候两人便联合起来作假,哄骗于母亲,以达到因为贪玩而没完成任务母亲又不会责罚的目的。然后开心地笑着。秋菊喜欢看书,把书放在桌子靠墙的那面,一边糊着火柴盒,一边用眼睛瞅着小说看。这样肯定会影响工作速度,于是,她就会给我讲书中故事,把有趣的情节讲给我听,勾起我对小说的兴趣,以达到和她一起作弊的目的。然后教我读些名著名句。

    梦幻中,她给我讲解创作的要领和创作手法。

    是夜,秋菊冉冉而来,口中念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接过下一句跟她一起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菊说;“姐,你可要懂得珍惜春光啊,看,古人是如何爱惜春光,

    然后说,父亲对名胜古迹很感兴趣,我们努力攒钱,让父母去游游祖国山河,看看名胜古迹,开开眼届。

    我翻身时左手上的手表碰到了自己右手,一个坚硬的东西惊醒了我,那是块山东产的手表。这是不久前秋菊不顾自己的反对用她自己积攒的钱买的。她刚参加工作不久,身边没有积蓄,每月除了自己的正常伙食费之外,几乎完全贡献给家里。

    今年秋天,我因病住进医院,为了有个准确的时间,就自己去钟表店店里买了个小小的闹钟放在床头,秋菊到医院探视我时看见这一幕后,说,这像什么话,自己都工作十多年了,连块手表都没有,还拿这个东西来医院,让你厂里的人怎么看你?怎么看待这个家庭?

    之后,她独自去商店买来了这块手表给我。在接过手表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啊,自从长到了这个岁数,还是头一回有人关心自己。在自己看来,这手表虽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这饱含着姊妹之间的情意。

    接下来的夜晚,又出现秋菊给我买皮鞋,带她去烫头发,同她漫步在滨江大道,携手同游蘑菇亭,姐妹俩花前月下,谈古论今,重温古代名人的诗篇,讨论着自己的理想与前途。总之,秋菊的音容笑貌如同放电影般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我不知自己是在做梦还是在回忆,但醒来之后,心里更加的沉重了。

    回到现实中,我看见年老的父母因为丧子之痛在短短数月时间,居然苍老了许多。

    我耳旁常常响起秋菊的话语;“姐,你的心肠很好,但你的脾气不好,你说话太直,使人不容易接受,你为了这个家,自己总是全身心的付出,从不为自己考虑,你对父母的关心和照料比家里任何人都用心用情,你对弟妹们的关怀,超出了父母的范围。要说聪明,谁又比你聪明?其实,你并不比我差,可是,在父母亲眼里,我就比你聪明,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我的涵养比你好。”

    姐,我再给你提个建议,现在父母亲他们都老了,以后你对他们说话的时候少和他们唱反调,尤其是对妈妈,她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你要多让着她点。她对你的事情虽然干涉过多,虽然是犯下了错误,但她也是出自于内心为你好啊,只是好心做错了事情而已,你不要计较太多,好吗?”

    家里的担子很重,哥哥的孩子要好好培养。父母亲老了,精力有限,持续的经济压力更是个严重问题,嫂嫂的农村户口不解决,孩子的前途就有影响。没有计划商品供应,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有一大家人帮着养侄儿侄女,吃穿都还能对付。

    这些话虽然都是我俩平日经常讨论的话题,现在仍在耳旁时刻响起,鞭策着我积极去完成。

    为了嫂嫂的农转非,我和母亲几乎掏空了家里所以资源。每次去的时候总是拿两只鸡,几斤水果和几十个鸡蛋。帮忙的人总是很赞赏地说,你们母女的行为很感动人,并且表示一定帮到这个忙。在经过了十几次的拜访后,终于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嫂嫂通过了所有的进城检验程序,并且符合进城条件,最后一关就是等着办理户口手续了。正在高兴之时,帮忙的人提出了一个要求,说要我们帮他儿子买一台手提式收录机,这个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卖,不过通过其他渠道也能买得到,母亲把任务交给了我。

    我通过同学,找到了那款机子,但是,要500多元钱,母女们怎么也筹不齐,无奈,母亲找哥哥商量,希望哥哥能支持200元,遭到哥哥的拒绝。因为没有收录机,大好事情就这样的流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