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 第117章 后勤保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各家都留了一个铺面来打理,剩下的土地只等官军一到就直接交给官军。”

    云家家主没有丝毫掩饰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本总兵就放心了。”

    戚继光呵呵一笑。

    “说白了,你这两家原本是打算报复朝廷的,现在忽然意识到早晚你们也是冢中枯骨,所以来投靠太子殿下了是吧?”

    “将军大人,吾等有用,我可以……”

    “行了行了。”

    戚继光讥笑道。

    “你们这些商人伎俩,本总兵太清楚了,不过兹事体大,我也定不下来,还需要你们去一趟应城,只是嘛...”

    “去应天城之前,你先得交出一部分投名状来,才能让我相信。”

    听到这句话,云家家主心中才彻底大定,连忙痛哭流涕的说道。

    “将军大恩小人没齿难忘,近期便有一批海船即将出海,他们的名单就在这里。”

    “不只是这些。”

    戚继光只是按住了那份名单,然后对他们道。

    “若想跟朝廷合作,你们两家的所有家眷以及九族之内亲人全部都要迁到应天城去,你们愿意吗?”

    这话是真正切中了二人的命脉,要知道若是族人都迁到应天城,那可是稍有不慎就是个九族头颅落地。

    萧家家主下意识就想拒绝,可云家家主死命按住了他,大声说道。

    “将军大人,我家家眷九月之前便会跟随下一波海船回到大明来,届时便立马前往应天城。”

    “很好。”

    戚继光这才对二人有几分放心,看来这云家确实是想投靠朝廷了。

    眼下这情况,太子殿下君威战无不胜,他要是还不投靠的话,很快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说吧。”

    便对二人挥了挥手。

    等得知了广东福建富户正在大举逃亡,戚继光也有点坐不住了。

    即刻便命令戚家军再次分作十人小队,用尽一切力量往前平推,争取将这两省给扫得干干净净,此后大明南方就再无忧患了。

    接着便静候太子殿下的下一步指示。

    此时东宫书房之内,朱标第一次开始自己批阅奏章,这才体会到皇帝的事物到底有多繁忙。

    只能说历代皇帝能被活活累死不是没有原因的。

    外面李胜又走了进来,捧着一份战报说道。

    “殿下,戚将军又来战报了,只是这次...”

    “这次怎么了?”

    朱标没说多的,直接接过来一把拆开,阅读一番便嘴角勾起了冷笑。

    “好啊,这帮子江南富商和有钱人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真将他们打到这一步,他们还二话不说就像倭国迁徙了,想跟我搞第二次洪家北奔是吗?”

    去了倭国的这帮儒家读书人便会宣称倭国才是华夏正统,中原大地一片黑暗,已经被野蛮人所占领。

    这手段古往今来都在用,朱标才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朱标的关注点则更多在于这云家和萧家究竟有多少海船?

    福建广东两省的海商,此时到底打造了多少海船?

    要知道朱元璋虽然在水网密布的南方以水战一统天下,但实际上那些都是内河战船,开不到海上去。

    若说这个时代打造海船的技术,谁最牛逼,那还真得看民间的商人。

    朱标立马便发回消息让戚继光着重统计两省海商海船数量,并且朱标还制定了下一阶段的进攻计划。

    火速将福建广东两省扫平之后,便以海外商人渡河到扶桑为借口,派遣使者向扶桑递交战书。

    战争又一次开始了,不过此时大明的南方已经再无阻碍。

    戚家军再次化整为零,由于没有了大批叛军,现在小批部队突击就能清理掉剩下的坞堡。

    一个个十人小组熟练的散开,进了福建北部的所有村落里。

    福建这块地方的地形很有趣,北部山区大多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地主们在这里修建了坞堡,说实话不拉点大炮来,根本就打不进去。

    戚家军最擅长的火药战术也在这种坞堡面前吃了不少亏,后面就迅速吸取了经验教训,直接丢万人敌,然后火药炸。

    根本就不跟他们多逼逼了,否则越拖下去伤亡越重。

    历史上最难打的福建北部山区,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全数沦陷。

    其中残留的所有小地主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当然大族基本都逃走了。

    不过他们留下的田地还在,人口还在,这些才是朱标最需要的东西。

    随着戚家军的攻城掠地,后面工作组的人都不够用了。

    皇庄现在所有可用的人基本全部拉出来参与基层工作,进到每一个村中去。

    老朱这些年收养的孤儿和朱标这些年暗藏的底子全部都用了出来,整个南方彻底乱成了一片。

    不过在这种动乱之中,同时进行的还有王阳明和楚王的换粮工作。

    张居正主要主持的是一条编法,落实打倒地富反坏右,坚定执行太子殿下的政策,贯行朝廷精神。

    而王阳明和楚王负责的任务就更加细致了,同时他们手下大多数都是江西的官员。

    这些江西官员经过几个月以来紧锣密鼓的培训,再加上朱标在这里刷出的惊天人望,很快便有大批贫家小户的读书人加入了进来。

    这些读书人朱标下令将其重用,直接编进了王阳明和楚王的工作组。

    二人在江西的事务刚刚做了个雏形,就不得不前往南直隶前往浙江进行新的换梁以及民生安排工作,将大农场打出一个雏形。

    如今的锦衣卫也不同,锦衣卫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心。

    这些跟随了老朱这么多年的嫡系,他们对朱家的忠心程度完全不用说,而且都是甘愿隐藏在黑暗之中为朱家做事的。

    功名利禄一时半会儿腐蚀不了他们,所以锦衣卫才是朱标改革计划中的骨干。

    朱标将他们一个个安插在了各个县,各个乡的关键位置上,就地担任镇守史或者县长。

    这些人能力如何,且先不论。

    只要忠心替朝廷办事就行了,具体的事务又会组建一个个工作组来执行。

    说白了,锦衣卫就是负责各个地方的思想工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