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对症下药的欺君

第二百九十二章 对症下药的欺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好像是叫什么“石见银山”来着。

    具体位置好像是在倭国本州岛的西南面,靠近朝鲜半岛这一侧。

    原本刘据对大汉的造船技术是带有一些顾虑的,不过前些日子大汉的楼船已经从齐地跨越东海,到达了朝鲜半岛南端的辰国,并且顺利对辰国进行了第一次军事援助,这已经足以打消他的顾虑。

    大汉的船能够从齐地跨海到达朝鲜半岛南端,那么就一定可以到达倭国,连着的距离其实相差不大。

    不过若是保险起见,自朝鲜半岛南端的辰国跨越朝鲜海峡直接前往倭国,剩下的时候都走陆路,则会更加容易,也更加安全。

    毕竟在刘据的印象中,朝鲜海峡似乎比蛙岛海峡还要窄一些。

    并且在海峡中还有一个叫做对马岛的大岛可以做中转站,横跨起来只会更轻松,倭国很早只用小船就能渡海侵扰朝鲜半岛,也是这个原因。

    而天朝历史上几次征伐倭国,最终失利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对朝鲜半岛的掌控不够,只能冒险从齐地出发,最终在海上出了意外……

    心中想着这些,刘据下意识的问道:

    “桑农令,如果我能够解决白银的问题,让大汉不用通过贸易,而是像开采铁矿一样源源不断的获取大量白银用于铸钱,你认为大汉付出怎样的代价可以确保稳赚不赔?”

    “殿下的意思是……”

    桑弘羊闻言一怔,看向刘据的目光中浮现出一抹惊骇。

    他此行前来博望苑,自是希望能够从刘据口中听到一些具有见地的见解,借此对自己为刘彻开源节流的计划查缺补漏。

    可听刘据此刻的口气,他居然准备搬出来一座银山?

    这是开源么?

    这是直接给大汉发钱,发当前西域通用的钱,大汉不需要以物易物,甚至完全不需要出口,就可以不断将西域货物运回来的钱!

    但是这现实么?

    桑弘羊觉得刘据现在就是在和他开玩笑,因为搬来金山银山这种事,就算是上古神话中的神仙都得收着点编,能够做到这种事的神仙寥寥无几。

    “你先给算算再说。”

    刘据对桑弘羊的心算能力很有信心,何况他对朝局与财政的理解也比自己更深,最适合做这种事情。

    “这……不知殿下口中的‘源源不断’,究竟是多少?”

    桑弘羊迟疑了一下,心中虽然对刘据的话有所疑虑,但还是端正态度问道。

    “你就当是全天下的三分之一吧。”

    刘据含糊说道。

    其实石见银山的产量巅峰只维持了不到两个世纪,之后产量就逐渐下降了,而产量占据世界的三分之一,也不代表储量就等于世界的三分之一。

    不过若是放在这个冶炼业相对落后的时期,能够产出的白银则很有可能一举超过世界白银现有量的三分之一。

    而拥有的“天禄箱”的大汉,在冶炼技术和效率上,已经是遥遥领先。

    先进的铁器就是冶炼技术最好的证明,完全不用担心开采后的冶炼问题,缺的就是矿山。

    “……”

    即使“三分之一”这样的说法听在桑弘羊耳中有些古怪,但他还是瞬间明白了刘据的意思,随后倒吸一口凉气,瞪着眼道:

    “倘若果真如殿下所言,下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汉哪怕付出百次漠北之战的代价都稳赚不赔!”

    “这已经不只是对外贸易的问题,对内亦是大有益处。”

    “殿下应该知道,陛下继位之后已经责令下官改革了多次币制,有几次是为了充盈国库内帑,也有几次是为了杜绝民间私铸,将铸币权牢牢把握在朝廷手中。”

    “直到前几年,下官建议陛下着上林三官新铸五铢钱之后,民间私铸的情况才略有改观。”

    “但就算如此,依旧有人铤而走险,每年因私铸钱币处死的人不下十万。”

    “若陛下有用如此数量的白银,而我大汉的白银产量又极低,那么便是直接自铸币材料上杜绝了民间私铸的可能!”

    “而在对外贸易上。”

    “陛下掌握着白银,便掌握了天下商贾的命脉,掌握了对外贸易的根本,如此下官方才提到的那些设想便更容易实现……”

    “可是殿下,你说的可是真的,天下真的存在如此‘源源不断’的白银可供大汉予取予求么?”

    说到这里。

    桑弘羊眼巴巴的望着刘据。

    那表情就像一個在彩票站确认自己的彩票是否中了上亿奖金的彩民,既紧张又期盼,还有那么点不敢置信的恍惚与彷徨。

    “应该有。”

    刘据闻言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看来这件事是值得去做的。

    而若要去做这件事,首先便需要保证朝鲜半岛的安全稳定,以此来确保运输道路不被阻断……即是说,卫满朝鲜必须除掉,朝鲜半岛必须完全在大汉的掌控之下!

    那么之前与辰国定下的“战时指挥权”换取军事援助的计划也必须进行一些调整。

    只是这个计划本来就是刘据提出来的。

    如果现在再去找刘彻调整计划,多少有那么点朝令夕改的味道,未必能够得到刘彻的支持……

    而这还只是第一步。

    完成这一步之后,还需将刘彻的目光引向尚在海外的倭国,并且是让他发兵前往目前一无所知、甚至不知存不存在的倭国。

    这也是一个难点。

    在不暴露自己的穿越者身份的前提下,的确需要使一些非常手段……

    “殿下,什么叫应该有?”

    桑弘羊满脸不解,心中也有些不甘。

    刘据回过神来,依旧是笑:

    “我此前前往东莱代我父皇候神时,曾遇到过一个叫做徐勃的方士,此人自称是徐福的后人,被当地人称作徐神仙,拥有一众极为狂热的信徒。”

    “……”

    刘据这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已经让桑弘羊有些迷糊了。

    “此人声称徐福已求得仙药成仙,又于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之外寻得了一处平原广泽的仙境,这处仙境四季如春、吃喝不愁、邪祟不侵,当年随徐福而去的三千童男童女皆在仙境中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刘据继续说道,

    “成仙的徐福感念子孙,于是给徐勃托了梦,在梦中教了一些治病救人、赐福驱邪的方子、法术和咒语,还承诺在合适的时机,将带他前往这处仙境。”

    “后来徐神仙被他那些陷入癫狂的信徒所杀,终是没能等到徐福接他前往仙境的那一天。”

    “原本我以为此事就这么结束了。”

    “但近些日子我却时常梦见这个人,梦见他竟在死后尸解成仙,被徐福接去了那处平原广泽。”

    “而在那处平原广泽之地,正有一座仙山,山中之中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银矿。”

    “当初我在东莱邀请方士祭海时,曾经对他网开一面,他记得我的恩情,为了报恩就将平原广泽的方位告诉了我,让我自己乘坐大船前往这处仙境。”

    “如果我根据梦中的指引,找到了这处仙境,那么这座满是银矿的仙山不就可为大汉所用了么?”

    “说不定还有可能见到徐福,一举求得我父皇追求的长生不老药,达成我父皇的心愿。”

    他这番话已经在对症下药的欺君了,徐福这个名字和“长生不老药”一出,根本由不得刘彻不蠢蠢欲动。

    当然,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

    刘彻最终只会再遭当头棒喝,求仙问鬼的心再受打击。

    因为只有刘据清楚,现在的倭国那里与“仙境”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里只有一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瘦弱小矮人,铁器应该还不会冶炼,陶器用的也是绳纹,就算百年前徐福和那三千童男童女真到了倭国,应该也难改倭国正依旧处于部落奴隶制社会的落后状况。

    大汉神兵天降,对于现在的倭国来说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殿下信了这个梦?”

    听完刘据的话,桑弘羊的神色再次改变,看向刘据的目光也复杂了起来。

    虽然作为一名大汉土著,桑弘羊并非完全不信鬼神。

    但刘据的这番说辞,却总给他一种怪怪的感觉,毕竟刘据现在可是出了名的方士克星,忽然说出这种话来总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违和感。

    “这个梦境极为真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刘据点了点头,笑呵呵的道,

    “而且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这个徐勃与我毫无干系,如今又过去了那么久,我早已忘记了这个人,他忽然出现在我的梦境中,似乎不是偶然。”

    “总之我已经想好了,稍后我便将此事上疏我父皇,请求他准许我去办此事。”

    “桑农令是内朝近臣,我父皇定会就此事征询你的意见,届时还请你在我父皇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尽量促成此事。”

    “为了大汉,也为了桑农丞自己的理想,我想你应该不会拒绝吧?”

    “……”

    桑弘羊面露为难之色。

    他知道刘彻一定会对“长生不老药”感兴趣,也一定会对这样一座“满是银矿的仙山”感兴趣。

    但作为一个专为刘彻“言利”的官员,他首先考虑的还是为了这样一个梦,还有那座只出现在刘据梦境中的银山,值不值得虚耗国库内帑。

    就算现在他尚不知刘据的具体计划,也知道出海求仙是一件特别费钱的事。

    就在距今一百年前,秦始皇已经给打了个样儿,徐福就是那个时候出海的,秦朝二世而亡与此都不无关系。

    不过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承认。

    抛开“长生不老药”不谈,光是这座银山就已经足够诱人了,如果需要付出的代价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的话,倒的确不妨一试!

    万一呢?

    大汉岂不立刻从处处受制的尴尬处境,直接进入起飞模式?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